退出TA的作品
辛味里9月前
禁止出国文物💎云纹铜禁 | 河南博 🔖云纹铜禁,春秋文物,现藏于河南博物院,你可以在“中原楚国青铜艺术展厅”看到它。 🔸云纹铜禁长131厘米,宽68厘米,高28厘米,重95千克,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2号楚墓出土。 💎2002年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文物。 📌铜禁,最早出现于西周初年,战国以后基本消失,是贵族祭祀、宴飨时摆放酒器的几案。 🔸这件铜禁的主体是透雕云纹,错综复杂,有玲珑剔透之感。整体由禁体、12条龙形附兽、12条龙形座兽三部分组成。 🔸禁体由禁面及四周侧壁组成,壁厚不足5厘米,中空。在铜禁不足5厘米的厚度中,有五层铜梗结构。最内一层铜梗最粗,作为梁架;每根梁架两侧,伸出数条支梗,一如斗拱。支梗之间纵横交错、卷曲盘绕、互不相连,且都以内层的铜梗梁架作为支撑。 🔸禁体上部四周攀附12条龙形怪兽,它们昂首鼓腹翘尾,探首吐舌,面向禁中心,似拱卫铜禁,又似欲吞禁面美酒。 🔸禁体下部俯卧12只虎形怪兽支撑着禁身,头饰高冠,张口咋舌,似不堪重负,气喘吁吁,又似垂涎美酒。 🔸奇特的构思,瑰丽的纹饰,彰显着神秘浪漫的楚风神韵。 📌如此华美的几案,为何取名“禁”呢? 🔸禁者,忌也。商代贵族嗜酒成风,周王认为商灭亡的原因在于嗜酒无度,为维护统治,发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规定王公诸侯非祭祀不准饮酒,民众聚饮处死。将摆放酒器的几案取名禁,其目的不言而喻。 📌出土了云纹铜禁的南阳淅川下寺春秋楚墓,位于南阳淅川县城南五十公里、丹江西岸的龙山脚下。自丹江水库建成蓄水后,下寺及龙山大部分地区被水淹没。 🔸1977年秋,库区水位下降,在原下寺位置有青铜器、玉器等露出水面。文物部门自1979年对淅川下寺墓地开展了科学发掘,共计清理出大中型墓五座,小型墓十五座,车马坑五处等,出土珍贵文物一千余件。 📌云纹铜禁采用失蜡法铸造而成。失蜡法是我国古代三大铸造技术之一,《唐会要》中有使用蜡模铸造开元通宝的记载,这是目前所知使用失蜡法最早的文献。 🔸云纹铜禁的出土,证明春秋中晚期中原地区失蜡铸造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超的水平。 📌出土时,云纹铜禁残破不堪。河南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工作者艰苦探索,历时两年11个月,最终将这件精巧绝伦的云纹铜禁还原并呈现给世人,创造了中国文物修复史上的奇迹。 #让文物抖起来 #青铜器 #镇馆之宝 #感受博物馆的力量 #东方美学
00:00 / 03: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39
00:00 / 04: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7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1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