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TA的作品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紫禁城2年前
1993年4月1日,粮票退出历史舞台。 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极度匮乏,粮食自然无法做到敞开供应。中央政府开始酝酿粮食的计划供应,以满足全国人民的温饱。1953 年,中央政府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包括粮食计划收购政策,粮食计划供应政策,1955 年8 月25 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 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紧接着,国家粮食部向全国发布这一暂行办法,很快,各种粮食票证便铺天盖地地进入社会。 1960 年,国家进入了节粮度荒时期,城市居民的粮食定量进行压缩,副食品供应严重不足。以前曾经凭票供应的商品,也无货供应。到1961 年市场凭票供应的商品,达到了156 种。在那个时期,吃饭要粮票,吸烟要烟票,喝酒就得有酒票,就连一分钱买一盒火柴,也得用火柴票。 票证发放虽然很多,但是仍然不能涵盖所有商品。因此,在票证之外,又发了各种购货本,如粮食本、副食本、煤炭本等等。至于购买工业品,国家还发放了工业券。到商店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需要交一定数量的工业券。大件、贵重的商品,又有自行车票、缝纫机票、手表票等。 不仅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迁移,同样由于粮食关系的束缚而相当麻烦。当时的粮票分为全国通用和地方流动两种。只有全国粮票才能在中华大地都有效。出差的人必须持单位介绍信去粮店换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 经济发展的转机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商品市场开始活跃,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越来越松动,国家逐步缩小了消费品定量配给的范围。到1983 年,由国家统一限量供应的只有粮食和食用油两种。 1992 年10 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全国各地先后放开粮食及其他产品价格,实行购销同价,促进粮食产销与市场接轨。 粮价放开后,激活了其他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显著增长。1993 年4月1日,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已无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票证经济”就此落幕。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00:00 / 03: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9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10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